【民生观察2018年7月17日消息】本网获悉,昨天上午,山东省聊城市万余名小升初阶段的学生和家长,拉着多条大型横幅,走上街头游行抗议,批评政府和教育局出台的教育政策严重不公。
有在场人士赵伟(音)先生透露,近年来教育部对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做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在聊城市沿袭多年的“小升初”考试被全面叫停,改为“随机派位”的招生方式。然而,聊城市教育局出台的“小升初”新政几度变异,最终,7月11日聊城几所民办中学将新政中的“面谈”变成了长达100分钟的书面考试,由此宣告聊城的“小升初”并未走出选拔性考试这一违法教育部规定的违规操作,并且即便是“随机派位”的招生方式也变异成“赌博抽奖模式”,导致山东聊城市的教育制度出现严重不公现象。昨天上午,聊城市的万余名小升初阶段的学生和家长,拉着多条大型横幅,走上街头游行抗议,批评政府和教育局出台的教育政策严重不公。
游行过程中,众多家长和学生相约汇集于各个街道,然后拉起多条长形横幅,沿街呼喊口号“我们要上学!”,直至抵达市政府和教育局门前集体抗议。
家长们反映,近年,聊城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义务教育学生入学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和民办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入学,任何学校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不能搞任何形式的选拔考试。如果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通过随机派位的方式录取学生,一旦被录取,则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交费入学;没有升入民办初中的,必须回户籍所在地片区初中入学。严格实行平行分班,严禁举办各种类型的“实验班”、“提高班”、“创新班”、“英语班”等。
但是,“随机派位”在实际执行中被演绎为了“摇号”,而这被一些家长戏谑地称之为“抽奖”,学生的前途命运居然要依靠这种博彩抽奖的方式决定,许多家长对此不满。《意见》出台后后,聊城市许多家长对新政提出抗议,认为“随机派位就等于拿孩子的命运来摇号,俨然把升学变成了赌博”,并将这一政策定性为“教育上的倒退”。
数日后,《聊城市城区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办法》出台。根据这一办法,民办中学招生方式为:根据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由学校以面谈的方式确定录取计划的50%;剩余的计划,在未被录取的所有报名学生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在之后的几天里,这一招生办法也发生微妙的变化——不是先面谈,再“摇号”,而是先“摇号”,然后所有报名考生同时参加“面谈”。此后,聊城教育局的官方网站便公布了文轩中学的摇号录取名单。
文轩中学和东昌中学规定,随机派位录取的学生,也参与7月11日的面谈测试,面试成绩作为分班的依据。7月11日上午,家长和学生证实,所谓的“面谈”长达100分钟——其实就是书面考试,而且语文数学英语一门不少。至此,聊城小升初新政貌似落实,实则异化为变相的考试入学——考试并未被取消,分班依然在继续。
和其他城市一样,“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在聊城喊了很多年。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无论是民办初中还是公办初中,历年来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考试”,只不过,几所市属民办中学的考试像“掐尖”一样,将成绩优异的学生揽进怀抱,将达不到分数线的学生拒之门外,而公办初中的考试则是被迫实行,而且对于片内的学生,即使成绩很差,也要照单全收。民办学校挤破头、公办学校难招生。并且,文轩中学和东昌这种持续多年的“掐尖”与“保底”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通过考试招来优质生源,势必在三年后的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进而使得学生家长更加青睐,想方设法花费高昂学费甚至行贿托关系也要进文轩、东昌。如此一来,公办中学在家长眼中渐渐地不值一提。
部分家长指出,这一问题的形成由来已久。众所周知,聊城一中、聊城三中是聊城的两所名校,这两所学校历年来的高考升学率最高,尤其是一中,经常会培养出全市的高考状元。中学,则分别是基于聊城一中和聊城三中的有形无形资产逐渐发展壮大的。这就是所谓的“名校办民校”,也是后来出现种种问题的始作俑者。
资料显示,1995年前后,按照山东省教育厅的文件要求,聊城一中作为省重点中学,不得再招收初中生。1996年,一中在校外成立了一所初级中学。为了纪念聊城一中的艰辛历程,这所初级中学沿用一中曾经的名字“文和轩”,取名“文轩中学”。为了彰显“民办”,这所学校当时的法人代表是一中已经退休的一位教师,而第一届校长则是一中的在职中层领导。当年,文轩中学的人事、财务都是不独立的。文轩成立第一年,一中初中部的教师几乎全部进文轩任教。校长、教师的工资都是聊城一中发放。从第二年开始,才陆续招聘教师。三年之后,东昌完全中学创建,开始与文轩中学分庭抗礼。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文轩中学和东昌中学早已完成了自己原始积累并成功转型,业内也少有人再提及当年两所学校姓公还是姓私这一敏感话题。
一些家长反映,本来小升初,就跟四年级升五年级一样的,在绝大多数国家是没有台阶的,因为它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举办的、免费的、就近的、非淘汰的。造成乱象,完全是因为政府不依法行政,不依法办学。如果政府积极地依法行政、依法办学,这种现象很容易消除。
比如上海,它的小升初就比较平静,原因在于两个基本制度:一、重点学校制度。上海没有一所重点高中有初中部。1999年,国务院关于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高中和初中脱离,初中不允许有重点学校,这是为了保障初中阶段的平等性。在这一点上,上海做到了,山东没有做到。上海的择校竞争主要针对民办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办"。公办教育是政府举办的,不能办成三六九等的等级制,家长的选择需求通过民办学校满足,这是全世界的通例;二、上海规定公办教育不许择校,每一个名额都在网上公布,没有多余的名额。如果公办学校能够收钱,教育的公信力和品质就败坏掉了,变成了过硬的社会关系的竞争,权和钱公然进入教育领域。小升初乱象的制度性的原因就是这两个制度。重点初中的存在,是最根本的原因,它为了自身的利益,从小学开始选拔,把小学教育的生态给破坏掉了,把小学变成了高度竞争的教育。
山东聊城市的教育问题,重要的不是改革招生制度,考试还是不考试,最重要的是缩小学校的差距,学校的差距缩小了,就没有择校的需求了。这在很多地方都试验成功了。聊城的问题恰恰就在这儿,基本没有在缩小差距上做文章,反而持续不断地扩大学校差距。由于“豪门”学校的存在,把整个义务教育的秩序搅乱了。目前,聊城市还在做锦上添花的事情,因为这些重点学校是政府的窗口,有很多政府工作人员的子女在那里读书。现在的改革,政策的制定者,远离市井,高居庙堂,想当然地制定规则。而且他们的孩子根本不用担心进不了重点学校,所以即使现行规则出了问题,他们也懒得去改,因为根本不会危及到他们的利益,所以无论家长们怎样到政府及教育部门去反映,官方都推来推去不给出确定的解决方案,
2018年7月16日,投诉无门的众多家长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冒着炎炎烈日相约汇集到聊城市的各个街道,随后拉起多条长形横幅,沿街呼喊口号“我们要上学!”,直至抵达市政府和教育局门前齐声抗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