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正在全国开展的所谓“不想生,不敢生”问题调查暴露着中共极权统治集团的愚蠢与虚伪,一个为普通大众甚至动物界所熟知而遵循的常识——“环境恶化,减少生育”,竟然中共需要反复来调查。导致环境恶化的原因是极权制度下金字塔式的社会固化阶层结构,使广大民众求生艰难而丧失生育意愿。要扭转中国日益下滑的生育趋势,除实行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养老等等平权性普惠政策外,开启华人世界现代文明代表的台湾式民主宪政,无疑是根本性解决中国当下生育困境之道。)
一、“不想生、不敢生”调查进行时
有关“人口”和“生育”的话题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讨论。
10月14-15日,首期全国人口监测点能力建设暨中国人口与家庭发展状况抽样调查培训班在青海西宁举办。就在三天前,10月11日,国家统计局正式批准了中国人口与家庭发展状况抽样调查制度和方案,培训班的举办,标志着调查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10月17日,来自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消息称,中国人口与家庭发展状况抽样调查进入组织实施阶段,本次调查将抽取150个监测县、1500个社区(村居),调查样本30000人,调查内容将聚焦影响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了解家庭在生育养育方面的现实困难和需求,全面分析“不想生、不敢生”原因,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促进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提供科学依据。
二、断崖式下滑的出生率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2022年末,中国人口为14.1亿,较前一年减少了85万人。这是自1960年代大饥荒以来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到2023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4.0967亿人,同比减少208万人。当年,中国出生人口为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双双创下1949年中共建政以来的最低水平。在中国结束实行严厉甚至时常残酷的“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35年后的2016年,中国新生儿人数为1786万。
受育龄妇女人数减少,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20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公开资料显示,这是1950年以来,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
联合国在《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中预测,中国生育率将从2023年的1.19上升到2050年的1.39、2100年的1.48,(低于2.1的生育更替水平),总人口将在2100年降至7.67亿。
回溯过去,中国人口占比也在下降,历史上中国人口长期占全球的三分之一,1820年占37%,1950-1980年稳定在22%,但是2023年只占17%。而按照联合国的预测,从2023-2100年,中国总人口降幅最大,占全球比例从17%下降到6.1%,而且是唯一大幅下降的人口大国。
三、中国人口急速老龄化
近日,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了《中国统计年鉴2024》。其中,人口方面,2023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6.39‰,较2022年的6.77‰下降了0.38‰。同时,死亡率则达到了7.87‰,自然增长率为-1.48‰,较2022年下降0.88‰。
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方面,全国仅有8个省份保持正增长。
其中西藏、宁夏、贵州、海南和广东位列前五。
去年还保持着正增长的福建、江西、浙江三个省份,今年则转为负增长。
这也说明,短期的人口增速,在更多区域,步子其实已经明显的放缓。
不得不提的老龄化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据《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的统计:
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
这已经占到全国总人口的21.1%。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中国已经迈入“中度老龄化”的社会。
老人数量增多,子女的压力就在不断加重。
大量“421”、“422”家庭模式下,养老难题,已经成了困扰家庭与社会的一个焦点。
从全国层面讲,老年抚养比已经高达22.5%。
换言之,每4.4名劳动年龄人口就要负担1名老年人。
要改变这种现状,人口结构的优化无疑是重中之重。
此前,我国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被废止,二胎、三胎陆续放开,都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举措。
事实上,新的人口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据统计,除了二胎放开的当年,部分省市出现“报复性”增长,自2017年以后连续七年呈下降趋势。
“不想生、不敢生”,似乎才是如今年轻一代的普遍想法。
四、严酷的计划生育导致中国畸形人口结构
中国从1960年代开始,计划生育政策不断收紧,到1980年更是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使“一胎化”成为近现代人口规模管理方面最激进的国家政策之一,给中国人口带来了后患不断的副作用,颠覆了赡养老人的传统结构,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男女人数失衡的日益严重。而中国许多地方严厉执行一胎化政策,强迫计划外怀孕的妇女堕胎,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
媒体报导,2012年,冯建梅怀孕七个月后,陕西省地方官员强迫她引产,最终生下了一名死婴。她的一名支持者把她和血肉模糊的胎儿的照片发到网上,在全国范围内引发愤怒,一些官员被开除。不过,即使在那之后,当地官员派人殴打冯建梅的丈夫,还带领农民游行,指责这家人是“卖国贼”。
冯建梅
其中涉及的人权问题包括强制节育和堕胎,杀害婴儿和贩卖儿童。计划生育的实施过程非常可怕,以至于美国政府给声称因强制计划生育而遭到迫害的中国公民提供难民身份,让他们更容易得到庇护。
冯建梅事件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引起了很多中国人的注意,激发很多官员和政策制定者呼吁废除独生子女政策。
但是,从很多方面讲,冯建梅的遭遇在中国很普遍。自1979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这种残暴的做法像毒药一样在中国的管理体制中散播开来,从中央政府一直到村委会。从一开始,全中国的官员们被告知,人口控制是首要任务,他们的工作和事业前途,乃至同事们的前途,可能都取决于他们能否实现人口控制的目标。
独生子女政策的苦果远不止是官员们的迫害。中国的一些父母遵循传统思想,偏爱男性子嗣,所以用堕胎和杀婴的方法来确保能有个儿子,现在的男女出生比例是117:100。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3000万单身汉。这种情况非常可怕,一位经济学家甚至提出了一妻多夫制。“男女比例失衡是这一政策的结果,”梁中堂说。
中国目前的人口是14亿,出生率是每名妇女平均生育1.6个孩子,所以未来的人口会大量减少。老年人将无人照顾。如今放缓的经济已经反映出这种政策的结果。
五、宁波调研:不想生育者高达10%
例如,微信公众号“宁波女性”11月1日刊文介绍,为更好服务宁波地区的育龄群体,今年9月,在宁波市妇女联合会指导下,宁波市妇女活动中心发起2024年宁波市育龄群体婚育观念调研活动,关注他们面临的现实困难和需求,以期提供“宁波婚育样本”。
据《宁波晚报》相关报道,调研中,对“理想结婚年龄”的问题,57%受访者希望在26岁到30岁之间结婚,然而,实际上,在这一理想年龄范围内步入婚姻殿堂的人数与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另外,32%的人倾向在31岁到35岁结婚,明确选择一个相对较晚的结婚时间。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这些希望30岁以后结婚的人群中,69%的人认为“晚婚”的主要原因是结婚对象难找。此外大约30%的人认为,价值观的变化、个人的发展、心理准备不足、经济压力等因素也是推迟他们结婚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职业规划、教育进修、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等,这些都可能影响一个人在何时选择结婚的决定。
育龄人群对婚姻的看法呈现两极分化趋势。有超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婚姻不是人生必选项,也有超三成的人坚定地认为婚姻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有3%的受访者则明确表示拒绝进入婚姻。结婚的目的趋向多样化,超六成的受访者认为结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组建家庭,更是为了获得精神慰藉和支持。他们希望通过婚姻找到一个能相互依靠、分享生活的人,以此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结婚是为了巩固和加深彼此之间的爱情,或者实现经济互助,共同承担生活开支,提高生活质量。生育后代和社会认可在结婚目的中的排名相对较低。社会认可和外界的看法逐渐失去了其在婚姻决策中的重要性。
据《宁波晚报》报道,调研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对生育持开放态度。6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可以接受生育,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生育。28%的受访者坚定认为生育是必须的。不生育的受访者占10%。这表明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选择不生育的人群相对较少。
在必须生育和可以生育的样本中,38%受访者计划只生育一个孩子,22%受访者愿意生二孩,选择三孩和多多益善的人占3%,此外,还有37%的人表示顺其自然。75%的人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甚至希望生女孩的人数超过男孩。
有生育意愿的受访者中,67%的人希望父母双方能够共同承担起养育幼儿的责任。因为养育孩子不仅仅是母亲的责任,父亲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分担育儿的重担,建立起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另外,有21%的受访者则希望长辈能参与到抚养过程中。长辈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能够为年轻父母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支持,更好应对育儿中的各种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调研发现绝大部分有生育意愿的群体,对于未来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等方面较“迷茫”。仅有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生育计划,并且在经济方面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确保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针对育龄群体开设相关的育儿或家长素养提升课程尤为迫切,通过系统学习,育龄群体可以更好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与支持的成长环境。
六、竹山报告:补贴力度远不及生育花费,对生育刺激不大
在甘肃酒泉,市人大常委会于今年5月对全市生育支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关调研报告提到,酒泉市自2014年相继实行“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三孩”政策以来,出生人口数量仅在2015年至2017年小幅上升外,其余年份均呈持续下降态势,给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这篇报告总结道:目前,“70后”“80后”生育能量释放结束,其余有意愿的“80后”已基本生育两孩,考虑三孩的很少。问卷调查显示,1284名受访人群中有三孩生育意愿的仅占5.3%,明确不打算生育三孩的占87.54%。作为当前生育主力的“90后”,以独生子女居多,与“70后”“80后”相比,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自身发展,延迟婚育、结婚不育、不婚不育等婚育观念是制约生育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
青年在婚育方面面临诸多压力,主要表现在“结不起婚、生不起娃”的经济压力,“工作加速、没空带娃”的时间压力,不少独生子女还面临“上有四老、下有N小”的抚养压力。多生一个孩子从前只是“多添一双筷子”,而今则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境况。在关于放弃生育二孩或三孩的众多因素调查中,生育养育成本高、经济负担重居首位,父母工作忙无人帮助带孩子、女职工就业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因素分列二、三位。
此外,婴幼儿托育服务有缺口待规范。目前,酒泉市0~3岁托育服务供给现约为每千人口托位数3.07,距省政府“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托位数达4.5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现有托育机构多为营利性质,主要采取备案制管理,缺乏工作规程、服务流程和内容的统一要求,各县(市、区)托育服务机构不同程度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经费保障不足、经营困难等现象。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还提到,问卷调查显示,群众在生育方面最希望给予的支持中,增加产假育儿假、降低教育费用、提高生育津贴分别位居前三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实施以来,省内外多地纷纷出台了鼓励生育的地方性政策,其中以直接“经济刺激”为主的生育补贴、育儿补贴、购房补贴等较为普遍。通过横向对比,调研组认为酒泉市现有生育支持政策协同性不够,保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澎湃新闻注意到,对于当前生育支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也在今年8月公布的调研报告中予以阐释。
近五年来,竹山县结婚人数逐年减少,每年减幅均高于全国均值。尤其是2023年,全国结婚人数有大幅回升,较上年度增加84.5万对、增长12%以上,而当地县依然下降了3.95%。同时,结婚对数持续下降,适婚单身人群不断扩大。调研中选取两个村做了统计分析,A村常住人口约920人,30到40岁户籍人口283人、未婚60人,其中单身男性54人、女性6人;B村常住人口约450人,30到40岁户籍人口186人、未婚13人,其中单身男性9人、女性4人。村干部普遍反映,农村“单身汉”越来越多,绝大部分都不可能结婚成家,更别说生儿育女。农村适婚单身男性群体与城镇适婚单身女性群体,形成了婚恋市场中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
“十三五”以来,竹山县出生人口呈现持续下降态势,2016到2023年出生人口由6306人降到2202人,下降了近三分之二。2022年竹山县与全国同步首次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而且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减量扩大,减幅也显著高于全国水平。
“2016年实施的全面两孩政策对生育起到了短期激励作用,2021年实施的三孩生育政策对刺激生育基本没有效果,出生人口仍然快速下降。”竹山县政协调研报告提到,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县年出生人口将降至2000人以下,年死亡人口则达到3200人以上,人口负增长将不断加剧。
七、官方列出的导致不想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竹山调研报告“一口气”列出了当地鼓励生育政策存在的9类问题:
一是工作合力有待加强。各类文件虽然明确了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但由于涉及面太宽,现实中是都管又都管不到位。而且有些文件是指导性意见,没有配套的评价考核制度和统筹协调机制,各地各部门合力推进的局面难以形成。例如在落实托幼机构奖补过程中,由于全县大部分公办幼儿园在早期建设时没有消防验收合格证,托管0到3岁幼儿无法在卫健部门进行备案登记,因此在这些公办幼儿园入托的幼儿就不能享受每人每月300元的托育补贴。
二是奖补资金兑付困难。根据政策要求“生育奖励、育儿补贴、托育补助”三项,2024年预计需财政资金720万元,未来两年预计分别需要850万元、900万元,但目前配套资金来源不明确,兑现资金不到位。
三是购房奖补限制较多。房源匹配难,购房奖补房源集中在县城或宝丰集镇指定区域,很难匹配到农村地区生育家庭就近购房的需求。资格认定难,全县符合奖补条件的二孩三孩家庭共有4954户,已完成资格认定的只有259户(二孩家庭130户、三孩家庭129户)。房源兑现难,房源兑现速度慢,第一批纳入奖补房源的82套房子仅有1套被一个二孩家庭购得。
四是托育服务存在缺口。目前,竹山县0到3岁托育服务供给现约为每千人口托位数2.28,距省政府“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托位数达4.5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现有托育机构多为营利性质,主要采取备案制管理,缺乏工作规程、服务流程和内容的统一要求,托育服务机构不同程度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经费保障不足、经营困难等现象。
五是休假制度难以落地。生育假、陪产假的延长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导致企业落实政策不积极、不主动。女性职工长时间休产假、育儿假有职业中断、职位变动、薪酬减少甚至失去岗位的风险,迫使其“自愿”放弃或缩短产假及育儿假。
六是鼓励力度相对较小。现阶段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数量少、力度小,与不断攀升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相比,激励作用有限,实际效果不及预期。座谈时有几个年轻妈妈简单算了一笔账,从怀孕到孩子出生,仅孕检和生产花费就达1.5到2万元,奶粉每月约1500元,尿不湿、婴儿纸巾等消耗品每月约500元。这些花费在农村已经是“刚性”支出,而此时他们的家庭总收入却因产假或暂停工作而下降,补贴的力度远不及生育花费,对其生育行为刺激力度不大。
七是政策宣传覆盖不全。由于政策落地难、兑现慢、力度相对小,相关部门和乡镇不愿广泛宣传。在农村,村干部只面向已孕人群采取“点对点”“一对一”开展宣传,对未婚适龄人群宣传不够,不利于形成鼓励生育的社会氛围。
八是思想观念存在掣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婚育观与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取向出现较大反差,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鼓励生育政策的落实效果。受中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生育观念已然成为80、90、00后等生育主力普遍的价值认同和实践自觉。同时,年轻群体中个人主义观念越来越强,年轻人更加追求自我满足、自我价值实现,不愿意过早被生育束缚,影响事业发展,更多倾向于晚生、少生,甚至不生。
从走访情况看,绝大部分育龄妇女都能接受二孩,但如果头孩是儿子选择二孩会更为谨慎;生育三孩普遍都比较抗拒。此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家庭养老逐渐向社会养老转变,“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逐渐弱化,人们不约而同地规避“养儿啃老”“多子多负”的风险。
九是青年婚配困境突出。当前就业竞争激烈,加班多,工作压力大,年轻人有的专注事业,没时间恋爱、没时间育儿、没时间照顾家庭;有的安于现状,社交少、欲望低、不婚不育。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本地就业岗位少,青壮劳动力大多数选择外出务工,既无法融入当地娶妻生子,回到家乡也错过最佳婚育年龄,在农村大龄单身男性群体普遍存在。
为此,竹山县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呼吁,应加快建立落实鼓励生育政策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工作,统筹解决问题。鼓励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围绕鼓励支持生育制定切实可行的小措施、小办法;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提高生育津贴标准,确保津贴实际购买力,减轻家庭生育负担,激发生育意愿;调整奖补办法,用更精准、更直接的方式调动年轻人的生育热情,让想生又不想生的中间人群进入生育队伍等。
八、学者对不想生原因初探
一、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家庭负担也变得更重。孩子的教育、医疗和生活成本不断上升,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同时,随着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增加,家庭负担更多地集中在双职工夫妻身上,使得抚养孩子的成本和压力进一步增加。因此,经济压力是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教育压力
中国的教育制度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竞争激烈。为了让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许多家长愿意只生育一个孩子,并全力投入到他们的教育中。孩子们需要参加各种培训班和补习班,学习时间长、压力大。这种教育压力使得许多家庭不愿意再生育第二个孩子,因为他们担心无法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资源。因此,教育压力也是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女性地位和职业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地位的提高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将重心放在事业上。她们希望追求个人的职业目标和自我实现,而生育和抚养孩子则成为了次要的考虑因素。此外,职场上的性别歧视、晋升机会的不公平以及缺乏灵活的工作安排也让女性在生育问题上感到犹豫和担忧。因此,女性地位和职业发展的变化也是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城市化和家庭结构变化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生活。城市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使得许多夫妻推迟生育或选择不生育。在城市中,房价高昂、居住空间有限,给家庭扩大生育的空间和条件带来了挑战。此外,城市中的社会关系和支持网络也相对较弱,家庭孩子的照顾和教育成为了更大的负担。这些因素导致许多夫妻选择只生育一个孩子或者不生育。
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对生育率产生了影响。传统上,中国是一个多代同堂的文化,家庭成员之间有着紧密的互动和支持。然而,随着社会变迁和家庭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取核心家庭结构,夫妻与父母分开生活。这种结构的变化削弱了家庭的生育意愿和能力,父母的支持和帮助变得有限,从而影响了生育决策。
五、计划生育政策
最后,计划生育政策也是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中国实施了一孩政策,限制了大多数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虽然近年来政策有所调整,放宽了生育限制,但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仍然存在。许多夫妻已经习惯了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模式,对于再生育持有观望态度。此外,计划生育政策也导致了人口结构的失衡,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增加了养老和社会保障的压力,这也对生育率产生了负面影响。
九、中共欲从“强制堕胎”到“强制生育”
“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
2021年9月27日,中国国务院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贯彻落实。全文长达五万多字,其中“完善保障妇女健康”、“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等目标,看来和之前的纲要大致雷同,但是其中一句话引起媒体的注意:“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
通知一出,中国社交媒体掀起小小波澜。应该如何解读这短短一句话?
在对评论审控相对宽松的网易新闻,关于此话题的一条贴引来4万多评论,几乎所有都是冷嘲热讽,挖苦政府当初暴力计生,如今又显露强制生育的苗头。评论里有不少70后80后,小时候目睹妇女超生被强制引产堕胎惨像,至今无法抹去记忆。“接下来避孕套要摇号才能买到了吧”,“月经主任马上就到”,有评论戏称。有人指责政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还有人说“放心吧,你跪那求我也不生!”
新浪微博关于此话题的讨论也是众说纷纭,解释不一。有读者认为这只是要减少年轻人未婚先孕的问题,也有人认为“国家先放话,看看舆论风向如何,然后再择机解释”。
十、网络对中共调查不想生的评论
凡尘清心:最好调查一下为什么白天天会亮而晚上就黑了……
匆匆过客:不用调查,教育医疗住房免费就行
哆啦咪:关键工作岗位越来越少,好的岗位都是通过遗传才有,怎么生嘛?
正义必胜:有什么好调查的,这不是明摆着的嘛?医疗、教育、房子这三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夜猫:现在就业这么差,养活自己都困难。还养家糊口…
岁月静好:普通人多生,实际就是在给资本提供充足的牛马
枫叶红:灵魂发问:生那么多小孩干什么,有养育资本吗?现在社会需要那么多人吗?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了!生小孩只是为了拉动内需吗?还是为了多一些房奴!
Sat:这些专家都是“何不食肉糜”
皮蛋Solo粥:电瓶车不让带娃上学,还禁止骑摩托。先解决了再说
毛遂自荐:先保证劳动法严格执行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工资适当提升,让人有时间晒太阳,闻花香,
随风:先一人一套房,没有房租或者贷款压力了,有了自己的暖窝自然就有了想繁殖的想法,再把现在乱七八糟的内卷文化打掉,让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没有教育资金的压力了,自然就不会瞻前顾后担心生了孩子养不起了,最后把工资调整到和物价成正比[微笑],让一个月薪3k的人去生养吞金兽,是在想什么呢。瞧瞧现在的物价水平,那点工资能不能养得起孩子呢?
志存高远:人家是要牛马,你倒想得美,把你当爹了?
先峰龙骑:这就是个笑话,我自己都对未来迷茫还孩子继续迷茫吗?生个孩子奖励的????底的上养育的成本吗?现在活不起死不起
????????????杰克:我天天加班,忙不完的屎山雕花,哪有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呆一呆,哪有时间养育和照顾他们,生下来让他们感受人间疾苦吗?那真是罪孽
随缘开心:以前计划生育罚的款是不是可以退回来了
Godspeed:我爹倾家荡产的给我交过社会抚养费,社会也没抚养过我啊
提督:反正我不生,我也不认为生育是一种义务或者责任
大长:现在的工作靠自己,赡养老人靠自己,抚养孩子靠自己,孩子教育/竞争还要靠自己。而工作本身就要求你全身心投入,否则就边缘化,边缘化就意味着减少收入甚至失业,生娃就是和财富成反比,很简单的道理
黑洞有光:影响生育的实际就是资源分配问题,属于阶级矛盾。假设所有学校的基础教育资源都属于同一水平,那教育就不会太卷,不会有学区房,不会有基础课的补习班。但这样做不现实,太多的相关既有利益阶层占据了大多数利益,并固化了这个阶层的利益分配。以前可没有“有些东西出生有就有,出生没有就没有”这种说法。金字塔底层没有其他方法破坏阶级结构时,缩减自身数量,动摇金字塔地基就是唯一方法。
狩猎+海陆空+:一个县里面有多少的书记,副书记,县长,副县长,镇长,副镇长,镇书记,镇副书记。多少的部门,多少的管理人员。医院进不去,工资养活自己都难。怎么感想啊
瓷砖行业研究生:这还用调查吗?我都服了!收入那么低,房价那么高,医疗,教育,衣食住行话费都很高。结婚彩礼也是个问题。就一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让所有人月收入10万以上,其他价格还是维持现在这样!你看生不生。
十一、网友针对中国生育下降问题开出的药方
网友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认为:农村和城里都有几千万大龄未婚未育青年,可以学习一下台湾从摇篮到坟墓政策,生育率可以每年增加10%!台湾省农民满65岁以后就可以办理退休了,就可以领退休金不用再干活了。台湾现在实行的是全民免费医疗,人们去医院看病只需要交挂号费就可以了,像住院费、手术费和护理费都是免费的,不需要你交一分钱。农民丧葬费补贴台湾农民如果去世了以后,可以向台湾省申请一次补贴折合人民币3.5万元。育儿津贴在台湾生孩子,0到6岁都可以领取育儿津贴,第一胎每月1125元,第二胎每月1350元,第三胎每月1577元。其实在台湾省还有很多的福利,如用水免费,电几分钱,天然气很多地方都免费,冬天的暖气费也基本相当于不收,幼儿园到高中的免费午餐,结婚购买房子由省政府担保30万免息费等等。
详情请参看:
1、多地发布新一轮生育意愿调查报告:还有哪些痛点?现行政策奏效吗?
https://news.qq.com/rain/a/20241102A0131A00
2、为何不想生不敢生?生育意愿抽样调查即将启动
https://news.qq.com/rain/a/20241019A01EJD00
3、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官方启动调查全面分析不想生、不敢生原因,规模空前覆盖四川等8省市
https://news.qq.com/rain/a/20241017A08VZZ00
4、中国即将全面调查“不想生、不敢生”原因,网友笑了:除了官方不知道,好像老百姓都知道
https://www.sohu.com/a/830372725_121724107
5、官方:全面分析不想生、不敢生原因此前已开展过3次全国调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307247619836686
6、担忧人口持续下跌,中国出台政策强化生育支持
https://is.gd/iTxeBy
7、揭露中国生育率下降的真正原因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5DMVKOU055638FO.html
8、中国人口加速萎缩背后的四个关键问题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68092221
9、中国人口会“越来越少”:原因和影响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61828528
10、从“强制堕胎”到“强制生育”评论:中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https://is.gd/Z6o3Tg
11、独生之痛,人权迫害为几代人留下共同烙印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51031/c31chinatear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