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2日星期一

中国经济“光明论”下苦苦挣扎的民众出路

(编者按:在中共高扬经济“光明论”大旗下,中共国家统计局如期放出了2024年第一季度国民收入增长6.2%的卫星,震撼世人,让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的民众深感自己拖了国民收入的后腿。严酷的现实经济环境,使挣扎在中国社会的民众不得不认真思考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从而对中国政治改革走向市场经济、人权法治与宪政民主日益怀抱期待。)

一、令人惊诧的6.2%“高增长”国民收入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4月16日消息,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50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96元,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

按收入来源分,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585元,增长6.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1%;人均经营净收入1959元,增长6.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0%;人均财产净收入988元,增长3.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6%;人均转移净收入2007元,增长4.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4%。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9462元,增长6.4%,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2.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2870元,增长5.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5243元,增长7.8%,中位数是平均数的79.5%。

此数据一出,网民舆论哗然。

二、中国国民的相对真实收入状况

中国人真实的收入水平是多少,我们不妨看看国家发改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和北师大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编发的一份研究报告,这份研究报告2023年12月26日对外正式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有39.1%的人口月收入低于1000元,换算成人口数5.47亿人。月收入在1000—1090元的人口数为5250万人,月收入1090元以下总人口为6亿人,占全国人口比重42.85%。  

若以1090—2000元作为中低收入者的标准,则该群体人口达3.64亿。也就是說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人数达到9.64亿。这个数据就是中国最为真实的现实国情。绝不能忽略中国的分配结构仍然是以中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事实,有相当大一部分群体还在生存线附近徘徊。他们游离于这个盛世之外,他们没有渠道发声,社会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他们是这个社会沉默的大多数。  

这个数据与前中国总理李克强所说的6亿人月收入约1000元”的说法是吻合的。  

在这6亿人中,有546万人收入为零,有2.2亿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有4.2亿人月收入低于800元,有5.5亿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有6亿人月收入低于1090元。若以1090—2000元作为中低收入者的标准,则该群体人口达到3.64亿。也就是说,中国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人数达到9.64亿。月收入在1090元以下的6亿人的群体中,来自农村的比例高达75.6%,这说明绝大部分低收入群体仍然分布于农村地区,城乡分割仍是中国最大的问题。这6亿人分布在中部和西部的比重为36.2%和34.8%,说明中西部仍然是中国低收入群体的主要来源。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2022年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人口累计13.28亿,占14亿总人口的94.8%。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家庭为单位,将中国14亿人的人均月收入分为11个等级。546万人的月收入为0,2.1589亿人的每月收入为0至500元,2.0203亿人的月度收入为500至800元。1.2404亿人的月收入在800至1000元之间。这意味着超过2亿人的月收入低于500元,约5.5亿人的月入低于1000元。月收入1000-1500元的有2.4389亿人,月收入1500-2000元的有1.7263亿人,月收入2000-3000元的有2.0735亿人,月收入3000-5000元的有1.5695亿人。由此可以计算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有13.2824亿人,占总人口的94.87%。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月收入超过5000元,基本上就超过了95%的人口。

如上国民收入,显然与统计局刚刚公布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有天壤之别。

三、高增长数字下的严酷的中国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逆风之一:就业

美联社在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中国经济重要统计数字报告时以非常委婉和客气的笔调指出:“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是就业。虽然官方最新数据显示城镇失业率为5.2%,但中国16-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为14.6%。这比去年12月的14.9%和6月的近20%有所改善,但仍然突显了中国年轻人在疫情之后仍是找工作难,当局对科技公司的打击损害了私营企业的投资。青年失业人数不包括学生。”
(焦虑中求职的人们)

相对而言,法国主要报纸《世界报》在报道同一消息的时候则更为直言不讳。该报3月18日发表的报道说:“说到先前占中国经济活动20%的房地产业,其危机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大流行之前相比,新建筑工地数量下降了60%。2023年,中国大城市二手房价格同比下降6.3%。使情况更糟的是,2023年夏季青年失业率为21%,今年1月份中国当局按照新的计算方法将这一数字降至14.9%。”

法国财经新闻报纸《论坛报》3月18日以《中国开年艰难,经济形势仍不明朗》为题发表报道说:“中国今年设定了5%的经济增长目标,这是该国几十年来最慢的增速之一。然而,北京认识到这一目标很难实现,因为中国仍面临结构性困难。

“本星期一中国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经济开局喜忧参半,家庭消费低迷,但投资和工厂活动加速,反映出复苏不平衡。新冠疫情过后,人们期待已久的2022年底经济复苏是短暂的,而且不如预期强劲。现在中国面临着一个不确定的局面。这抑制了家庭支出,而房地产业危机和青年高失业率正在影响购买力。”

中共官方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5.3%,超预期,但是百姓却感受不到经济的热度。微博上“35岁找工作有多难”的标签引发很多普通中国人的共鸣。

彭博社资深记者任淑莉(Shuli Ren)说,中国的经济数据令人感到困惑,尤其是每天都目睹经济停滞的中国人。

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的数据,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3%,轻松超过预期和二会设定的“5%左右”目标。

关于中共伪造经济扩张统计数据的指控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如果问问普通中国家庭、公司甚至税务人员,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

优衣库(Uniqlo)母公司迅销表示,截至2月29日的上半财年,该公司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收入增长12%,增速远低于美国和欧洲业务。

迅销首席财务官冈崎健(Takeshi Okazaki)上周表示,中国消费者已经捂紧钱包,并且更加精挑细选。

根据中共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的城镇储户调查,截至2023年底,只有9.5%的受访者表示就业前景良好。社交媒体微信上充斥着“35岁找工作有多难”的标签,网民们纷纷讲述经济萧条、企业裁员、自己找工作或自主创业的辛酸。

第一季度家庭储蓄增加了8.6万亿元,意味着居民不敢花钱,一些银行为保证利润叫停了长期固定收益产品。

代表中小企业晴雨表的中证2000指数今年下跌了20%。

与此同时,截至2月份,政府财政收入同比下降2.3%。

有网民根据中共官方公布的2024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做统计验证,结果发现2024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3.97%。在加入产业权重后,中国2024年第一季度名义经济增长也只有4.01%,远低于官方公布的5.3%。

四、经济下滑下3800万人选择拒缴“养老险”,更有4300万人直接退出

媒体披露,中国经济下滑,失业情况严重,导致中国社会保险也出现危机。中国网民日前贴文指出,中国近期有3800万人中断养老保险,更有4300万人直接退出。中国独立记者高瑜在社群上评论道,这反映了经济下行,薪酬降低,许多人无法及时缴纳,但这样的状况不仅使已经捉襟见肘的国家财政收入受到重创,也会让养老基金出现资金断链危机,加剧社会不平等的扩大。

高瑜在推特上贴出中国网友文章指出,「养老保险是确保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机制,但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数量庞大的中断养老保险缴纳和退出养老保险的现象,据报导,全国范围内约有3800万参保个体突然中断了养老保险的缴纳,这似乎表明他们突然对未来的社会保障失去了信心…。」

该文章还写道:「在当前经济不稳定、就业压力增加以及社会变革的背景下,一些人可能感到不安和焦虑。人们可能担心自己的养老金是否能够保障到位,是否能够在退休后过上稳定的生活。事实上,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则文章在中国网络已经搜寻不到。

中国希望年轻人为退休攒钱。现年30岁、没有工作的陶·斯威夫特(音)对此没什么兴趣。“退休领了养老金那种东西,”他问道。“我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说一定能拿到手。”

生活在南方城市成都的陶并不是唯一有这种想法的人。在网络论坛上和朋友间,年轻人在质疑是不是应该为养老攒钱。有人选择不交,理由是工作机会匮乏,工资低,觉得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他们的这种怀疑态度对中国领导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这个国家从一个年轻社会变成了正在迈向老龄化的社会。生育连续七年下滑,加速了劳动人口少于退休人口那一天的到来。

快速变化的人口结构给中国现有的这个资金不足的养老金系统构成了巨大的压力。中国的平均退休年龄为54岁,低于世界上大多数地方,进一步增加了压力。

中国目前面临走向资本主义的四十年来最剧烈的经济放缓,这导致许多人失业,或者没有多少可以用于储蓄的余钱。

和其它许多国家一样,中国已经渡过了人口的卢比孔河。资金不足的养老金计划并非中国独有的问题。但中国的人口和经济困境的同时到来动摇了人们对这一系统的信心。

上海一处购物区。一些年轻人称停止缴存退休金的原因包括工作机会短缺和薪水低。

五、北京胡同中的经济寥落掠影

北京一眼望去,你会以为这是一幅经济繁荣的完美图景。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些店铺的销售额寥寥无几。

这一情况正在全国各地上演。过去几十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已开始放缓,在严格的新冠清零政策管控取消后,经济增长未能恢复到人们所期望的水平。随着房地产市场陷入困境,中国股市跌至五年来最低水平,消费者信心下滑,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好工作。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上周在对外国媒体发表讲话时告诉世界:“中国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依然强劲。”“‘下一个中国’仍然是中国,”他说。但随着中国一年一度的橡皮图章式议会闭幕,关于决策者是否采取了足够措施来应对中国经济萎靡不振的问题仍然迫在眉睫。

当成百上千名游客在北京的胡同里转来转去时,一位卖煎饺的女士说,现在的行情“很一般”。她刚解释到一半,她的一位同事就在店里大喊,说他们正在亏本。

“我们不忙,现在是淡季,也是两会期间,街上的人少了,”她说,她指的是在北京市中心举行的为期两周的人大和政协会议。

在相邻的一条胡同里,黄包车夫耐心地等待着顾客,但营业额却很低。“生意不好,很一般,”一位车夫说,“国家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然而,北京的决策者们对经济前景仍然充满希望,他们指出,有消息称2023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5.2%。

从北京市中心驱车大约一小时,你就能看到成百上千名这些农民工聚集在北京外郊的街道上,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在当前的经济逆风中,这些外来务工者是最脆弱的群体之一。一名男子睡在台阶上,双臂紧紧交叉,以抵御初春的严寒天气,而另外两名男子似乎在出售铺在地上毯子上的小型工具和建筑物品。虽然中国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这些农民工的劳动,但由于中国的户籍制度,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保障。

在宽敞的人民大会堂内,中国总理李强表示,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将是中国政府今年的工作重点。他高调宣扬着中国取得的成就,但同时也承认中国的经济问题,并阐述了政府重振经济增长的计划。中国共产党的大部分愿望都寄托在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等先进产业的发展上。然而,政府未能宣布许多人所希望的重大刺激措施。问题是,这是否足以拯救中国经济。

鉴于目前的青年失业率,国家未来的命运与校园内的大学生们关系最为密切。去年六月,青年失业率超过21%,创下历史新高,中国政府因此暂停公布这一统计数据。此后,政府重新调整了方法,恢复了该数据报告,但青年失业率仍接近15%。

“[我认为社会应该]给年轻人更多机会。不要逼他们,不要给学生施压,”经济专业学生李新元(LiXinyuan,音)在北京市中心附近一所外国语大学的校园外说。“年轻人,我觉得我们压力很大。”

六、唱响经济“光明论”下的欺瞒世界

中国围绕经济的舆论战持续发酵,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要求全国工商联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坚定发展信心,共同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去年12月举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中共高层两个月内至少四次提出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受访学者分析,中国料将在今年持续收紧经济舆论;经济情况越差,舆论可能相应收得越紧。

中国共产党当局持续强调所谓的“正能量”宣传,并以严惩为威胁禁止传播有关中国经济(以及数不清的其他领域)的坏消息。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这种有好有坏的数字报告似乎是显示了该报告是平衡客观的,因而是可信的。

然而,当今中国的大环境、大形势使中国当局发布的新闻和数字令外界以及众多中国人感到难以置信。

在中共当局坚持不惜代价强行推行所谓的疫情清零政策三年使中国经济付出惨重代价之后,中国经济没有出现中共当局以及外界所预期的增长率强劲反弹,反而因失业率高企、国内需求萎靡不振和占中国经济近乎半壁江山的房地产业不断暴雷等因素而举步维艰。

在这种大形势下,中国当局对民间的有关中国经济的评论实行限制和封杀,对调查中国经济状况以便使投资者的投资决定有所依凭的一些外国尽责调查公司进行突击搜查和罚款、拘留其职员进行讯问;中国国家安全部也发出严厉警告,声言唱衰中国经济是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将予以严惩。

于是,中国官方和外界对中国经济基本状况的评估如今便常常呈现出一种天壤之别或风马牛不相及的状况。

例如,中国官方宣传说,中国经济在2023年达到了5.2%的预定增长目标,高居世界各大经济体之首,取得骄人成绩,但美国调查公司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基于它的调查计算指出,中国实际增长率仅为1.5%左右。与此同时,《日本经济新闻》则指出,2023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29年来首次减少。

与此同时,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头两个月中国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的数字之际。日本《东洋经济》杂志网络版发表报道说,“中国房地产巨头今年1月至2月房屋销量减半,情况严重;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城市的需求也在萎缩。”

分析人士认为,北京目前着力驳斥外界的悲观声音,但这些论述较符合目前的经济形势。“官方可以管控企业、学界和网络大V公开层面的言论,但无法管控民众私下的讨论,刻意地去压制这些言论的结果,可能让不满更多地累积,并让大家越来越相信民间和外部的论述”。

七、中国突破经济困局的出路

中国问题专家罗谷认为:正如我在The Myth of Chinese Capitalism(中文版为《低端中国:党、土地、农民工,与中国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一书中所写,若实行某些政策改革,有助于刺激信心和消费的激增。例如,改变二元土地制度,让中国农村居民也能像城市居民一样从自己的土地上获利;开始逐步取消户籍制度,结束数亿流动人口和农村居民的不平等待遇,让他们获得与城市居民类似的教育、医疗和养老金。据人口学家蔡昉估计,农民工的平均消费比城市户口的居民少近四分之一,相当于2万亿元(2810亿美元)的消费损失,约占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7%。遗憾的是,几乎没有迹象表明中国领导人已经认真准备好废除户口、二元土地制度,或改革经济的其他关键领域。

经济学家文贯中认为:今天,中国三大源泉日趋枯竭。作为第一源泉,外资流入日趋减少,民营企业丧失信心,不愿投资。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躺平化,劳动力丧失活力。农地污染,城市土地过度开发,房市空置率上升,农民和农民工受到购买力和户籍的限制,无法成为城市化的天然接盘手。作为第二源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主要依靠抄袭外国科技,本土科研缺乏内生活力,而发达国家已决心切割和中国的高科技合作。从第三源泉看,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议已束之高阁,改用以党代政,架空市场,阻止要素市场决定性地配置资源。面对增长的三大终极源泉的枯竭,克鲁格曼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自然做出十分悲观的判断。中共一直以经济高增长作为执政合法性的来源。面对经济下滑,政权面临合法性危机,这为民主转型提供难得的契机。

经济学者史桔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路在何方?我认为需要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政治上改弦易辙走向宪政民主,建立法治国家;经济上建立充分的市场经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作用;外交上崇尚普世价值,融入国际社会。这些改革既不同于邓小平改革开放,也与当今中国的政策和价值追求背道而驰,但别无选择。

盖思德(Roger Garside,前英国外交官)认为: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容忍专制体制的人民,将不会容忍一个使其重回贫穷的体制。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长期认同温家宝观点(中国经济“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既得利益精英将意识到,若要保护他们剩余的财富和权力,若要拯救国家,最好的方式就是领导一场政治革命。他们将动员愤怒的民众推动体制变革:引领一场政治革命,号召以自由媒体来问责政府、以独立司法来捍卫人权,并确保军警忠诚于国家和人民,而非某个政党。

详情请参看:

1、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人均工资性收入6585元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6A038D200

2、中共官宣首季GDP5.3%为何百姓感受相反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4/4/18/n14228796.htm

3、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高于市场预期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40416/china-gdp-q1/

4、为什么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不愿交养老金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40408/china-pensions-youth-retirement/

5、最后一道防线失守!怕领不到、失业缴不起中国4300万人退出养老保险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78420

6、从北京的胡同小巷看中国经济困境中国政府需要解决这些难题
https://is.gd/1VVl7D 

7、中国经济遇到了大麻烦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40119/china-economy-xi/

8、世界媒体看中国:经济好消息与坏消息
https://is.gd/iAm5yv

9、世界媒体看中国:经济走势又如何
https://is.gd/4BJrGO

10、2024年中国经济五问
https://www.jpmorgan.com/insights/global-research/economy/china-economy-cn

11、习近平要求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分析:经济舆论管控料将贯穿2024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40208-1467244

12、罗谷、文贯中、盖思德等|中国经济困境:原因、出路与政治意蕴
https://chinademocrats.org/?p=263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