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间8时40分左右,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境内的丹宁高速公路水阳段,“由于突发暴雨山洪”而坍塌,当时正值交通高峰时段,车辆密集,坍塌导致多辆汽车瞬间坠入河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官方确认有25辆车坠河,目前已寻获15名遇难者仍有20多人失踪。发生塌桥的公路开通才半年多,中国网络舆论纷纷呼吁严查,并怒斥“豆腐渣狂魔”。
丹宁高速是陕南地区重要交通要道,水阳段全长79公里,总耗资61亿,从2016年3月开始建设,到2018年3月完工,2023年2月通过验收,2023年12月才开始通车运营。验收的时间长达5年,已足够耐人寻味,而从正式通车到出事,也就半年多的时间,一公里花费一个多亿的工程,发生如此惨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桥梁塌方的原因,商洛市委书记赵璟20日称,因当天暴雨导致山洪暴发、金钱河水暴涨,桥梁发生垮塌。这一说法引发了舆论的广泛质疑,认为官方将责任甩锅给暴雨,是不负责任的推诿,难以令人信服。毕竟一场暴雨就能让一座桥梁如此轻易地断裂垮塌,人们不禁怀疑桥梁的质量是否存在问题,需要调查施工和维护情况,不能一味推给降雨。柞水高速公路坍桥事故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和质疑。
社交媒体上,网民对开通才半年就坍桥造成惨剧议论纷纷,质疑如果真是暴雨洪水所致,为何周边其它桥梁没事?为什么光这一座大桥如此“脆弱”,桥面整个断裂?很明显,官方所称的“雨大”理由站不住脚,,恐怕是存在严重偷工减料的黑手在其中作祟——为了谋取暴利而违反工程质量要求,结果给桥梁埋下了祸根,终于在大雨的考验下彻底暴露出来。网民纷纷发帖嘲讽、揶揄。“不要问,问就是质量没问题。都是万年一遇的洪水造成的。”“质量和设计没有问题,突发极端天气导致的。”
网民呼吁应严格检查出事公路桥梁的建筑质量,并要求追究相关责任人,“不管是施工商直接偷工减料,还是监理设计存在失误,官方都理应对此次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另外,“作为工程建设的发包方和监管部门,他们在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存在严重疏忽,才酿成了如此惨剧。”“这桥。为啥是桥面折断。桥墩一点事没有。请速速严查。控制相关人员。别让他们跑了”;有人则质疑“这个高速桥梁在修的时候没有考虑暴雨、山洪这些自然灾害嘛”;还有人怒称“豆腐渣(指工程偷工减料)狂魔”。
在微博上,不少网民因为批评尖锐,发言被官方屏蔽。网民“反腐武士”被屏蔽的贴子批评说:“山洪遇见了豆腐渣,就象鸭吃菠菜一一平拿!你说这是不可抗拒的天灾,那么和塌桥并肩的另一座桥怎么没有塌?陕西是不敢去了,桥塌了凶多吉少!”
网民“天中蜀黍”被屏蔽的贴子批评说:“@小强热线-浙江教科来,跟着我一起学习初中地理:柞(zha,第四声)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南麓,是商洛市下辖的一个县,商洛市是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柞水的地理地貌被称作“九山半水半分田”。微评:吃流量吃到萝卜快了不洗泥,吃完流量记得把嘴擦一下啊,要不然吃相会很难看的。普通网民都知道的常识,你们这些新闻系毕业都不知道?三审三校形同虚设?张雪峰果然没说错。”
在知乎,网民对桥梁塌方的原因也更是直指问题核心。渔夫回答说“最诡异的事情是,当地政府直接给出原因,大雨导致,不是工程质量问题,太魔幻了!!”记得多喝热水回答说“建国还没百年,光这几年百年一遇的大雨遇到几次了?”知白守黑回答说“官方回应了,全因为暴雨垮塌,一点都没有责任。真是好回复,厉害了!公信力一点点流逝,这类人应该功不可没!”席尼哥回答说“百年一遇天天遇,偶发事件频频发。”嗷呜回答说“建时可保百年,毁时百年一遇。”
风吹的我想笑批评说“大跃进的土壤从未消失,所以长出来任何果子都不足为奇。炼钢,多快好省。大桥,多快好省。造车,多快好省。一味的追求建设速度,哪里会有其他考量。我真的很想问,中国人,尤其是有话语权的中国人什么时候回归到尊重自然规律这条路上来?立项,规划,评审能不能不拍脑子。”
认得山河影批评说“喜闻乐见,不是喜欢吹大清速度?不是喜欢称基建狂魔?东大的贪污腐败全球第一不是人尽皆知?这种做什么都凭关系的罗刹国,靠一堆不知道靠什么肮脏交易获得竞标的辣鸡公司搞基建?豆腐渣到处都是,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前段时间不刚爆出来山西某设计院731万中标的项目直接220万外包出去,躺着挣500万,当然了,这500万可能有400万要用来打点关系。最后实际用到项目会有多少钱不敢细想,这就是东大基建现状。以后这种新闻将是常态,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这些豆腐渣工程事故的受害者。至于普通人怎么办,只能自求多福。”
Redemption分析说:一位在应急部门工作的亲戚,吐槽了很多事情。一是现在很多水利、住建、路桥等基建设施使用已久,部分还是早年建的,维护保养根本不能停,不然就会出事;二是经济发达地区还好,经济欠发达地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财政上的三保最后就剩下一保:保工资,很多应急资金、专项资金都能被挪用发工资,那基建维护保养的资金更是拿不出来;三是现在很多工作,比如安全检查都是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根本不涉及实质性问题,就算发现了问题,要层层反映,整改周期也很长,加之现在基层小、弱,人员不足,很多问题越到基层越难整改,只能搞个皮毛交差,实质问题还是难以整改。基建出问题,基本都离不开这三点,每点都很致命。所以有些事情的发生虽然是偶然的,背后却有必然性。
北安分析说:之前在知乎上聊起过基建的问题,我说近十年过度基建,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海量的资金人力投入,产生了巨大政府债务窟窿,也使政府的基建维护支出节节攀升。这个时候总有小粉红在杠,说国家有钱,没花你的钱。要富先修路,好像路修越多就越富一样。好像觉得一切都没有代价。现在经济下行,政府缩减开支,潮水退去,大家终于要开始面对和思考现实问题了。1,为了一个小村子花几个亿修路,这种“感动中国”式的浪费是否应该停止,而是改用搬迁的方式来解决。2,某地实际上只需要修省道公路,却强行修高速公路,确实看起来牛逼,但是真的有这个必要吗?3,超高层住宅是否应该被限制,房地产最火热的几年,武汉随便一个楼盘都是30层起步,这样的住宅,维护费用很高,居民真的可以支付的起吗?刷信用卡确实爽,可账单也许会迟到,但永不缺席。
Forlena分析说:之前梅大高速的时候表达过态度,工程质量问题不是关键,贪污腐败也不是问题。核心在于这条路根本不该建而已。商洛比梅州还不如,梅大高速的钱是广东省里面掏的,相当于广深莞扶贫,而以陕西的财力,商洛的高速就是国家贴的。商洛这种地方修的高速,从方案开始就会是选择最便宜的,后期的中标价,支付进度毫无疑问都非常差。在这种情况下,期待企业给出好的服务又怎么可能?试运行早在18年就完成了,但是验收居然一直拖到去年(比招标要求的3年增加了接近2年),很多以为这是工程质量问题,殊不知,这是付款问题,哪个公司跟你耗得起?不偷工减料,不降标怎么活?不是号称基建狂魔嘛,不是号称XX速度嘛,你以为怎么来的?一切有因即有果,后面大把丢人现眼在路上。钱的问题,碰上了地质问题,这段文字“泥石流、山洪、滑坡、河道稳定性差”频繁出现在自己的招标公告中,就这样的危险情况,还没有钱,你为什么要在这里修高速?为什么?就为了秀自己是基建狂魔?就为了打通所谓的全国高速网?商洛总人口仅200万,其中柞水县常住人口仅13万,这其中老年人人口比例可想而知。直白点说,马上就要消亡的地方。你在这里建高速,能拉动当地经济?除了让人口加速外流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作用了。真的跟把钱往水里扔一样的。
除了阿飞谁都行分析说:虽然做的不是路桥这一块的,也看不到具体情况。但你要说就单单因为个什么暴雨洪水导致桥梁被冲刷损坏的话。那土木人就可以提着桩基单位的脑袋去祖师爷面前磕头谢罪了。就我正在从事的房建行业,打桩单位偷水泥的情况我不说百分之百,但说百分之九十会非常保守。设计20%的水泥掺量能做到10%就是良心单位,标号什么的我就更不提了。甲方、监理、总包哪个不清楚猫腻?当然,也不能把责任都推给打桩单位,不动点歪脑筋连成本都裹不住,行业内卷的大家相互瞎搞。其它分包也差不多。现在的现象就是这样:甲方没钱还要建这建那,一个工程做完了钱最多付到60%~70%进度款,后面的遥遥无期。总包为了抢活,成本一个亿的项目投标价8000万,做的过程中慢慢调价虚报数量顺便压缩分包。现在这两天上海流行给分包工程款抵房,上海接的工程给你昆山苏州诸暨金华等地方的房子,要么你就一直等,要么拿着房子走人。分包有总包欺压还有同行内卷,所以别想搞什么合规合矩,还有内部死命压榨员工,二十个施工员开掉十个,留十个有家有孩子的当牛马,反正他们要养家也不敢辞职。别再说什么基建狂魔了,这才是工程人的现状!
前媒体人张3丰在微信公众号“城市的地得”发表文章《商洛垮桥:骄傲之余需要漫长的耐心》,文章说,今年很多地方暴雨,都是“百年一遇”,这样的事情可以归结为“自然灾害”。但是我仍然有三个疑问:在当初规划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暴雨、山洪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是否存在为了政绩工程,在规划的时候就忽视风险的情况?日常维护的时候,有没有提前发现一些端倪?上次梅大高速悲剧后有不少质疑,没有看到后续的调查结果。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在垮塌后更及时地发出预警?梅大高速事故后媒体报道,有司机“下跪拦车”避免更多人掉下去。这很感人,但是也很让人生气。
张3丰的文章说,很多人都对中国大基建的成就感到自豪。确实,我们现在有发达的高铁、高速公路和地铁系统,这让美国人都感到羡慕。大基建不仅推动了GDP增长,一度也创造了就业机会。但是很多人都忘了,这些东西其实都很贵。修建的时候花钱,但是能看到“壮丽的成就”,而维护,不仅花钱、花时间,还需要一定的道德、真正的责任感。真正的“贵”甚至不在钱,而在人心和时间。
张3丰的文章认为,大建设时期的自豪感是一道景观。人们为奇迹所感动,而“维护”则是一种“日常”,是生活。它需要长久的耐心。中国的大建设放在人类史上都堪称“宏伟”,但是因此它也需要更大规模、更长久、更有耐心的维护。这两年的一些“事故”都让人痛心。不仅需要更深入的调查,也需要更深入、公开的讨论,只有这样,才有构建“维护”型社会系统的可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