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贸易战下雪上加霜的中国经济与“吃草”方略及其出路

(编者按:日趋白热化的中美贸易大战刚刚拉开帷幕,中国经济哀鸿遍野,国民“吃草”应对已甚嚣尘上。中国为什么如此强硬应对美国加税?除了面子问题,应该还有黄奇帆先生指出的捍卫权力寻租动机。从人类文明历史来看,中国实行“三零”原则,才是融入世界自由市场,遵守国际准则,步入文明轨道的选项。而对等追加关税,只能是置国民生死于不顾的死路一条。)

一、中美日趋激化的关税贸易战

特朗普第二任期2025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美国将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加征10%的关税;2月4日该行政命令正式生效。作为回应,中方宣布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10-15%关税、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对谷歌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以及将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2025年3月3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进入美国的中国商品关税从此前的10%提高至20%。同日,中国商务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美国执行多项反制措施,其中商务部将莱多斯(Leidos)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将特科姆公司(TCOM,Limited Partnership)等10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早前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因美纳公司采取禁止其向中国出口基因测序仪的措施;国务院宣布自3月10日起对美国进口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美国100多个贸易伙伴征收关税,其中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34%关税。特朗普还在当天签署行政令,决定自5月2日起取消中国大陆与香港的小额包裹免税措施。4月4日,中国公布多项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暂停一家美国企业高粱输华资质,三家美国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两家美国企业禽肉产品输华;将斯凯迪欧无人机公司等11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将高点航空技术公司(High Point Aerotechnologies LLC)等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发起起诉。同日,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杜邦中国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

4月7日,特朗普要求中国在4月9日前取消反制措施,否则会再加征50%关税。由于中国未取消反制措施,美国4月9日对中国再征收50%的额外关税,令特朗普在第二任期中对中国所有商品加征的新关税税率就此达到104%。作为回应,中国也宣布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84%关税措施;中国商务部将护盾人工智能公司等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4月9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由于中国的反制措施,将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加至125%。同时他下令,由于各国展现出谈判诚意,且并未采取报复性加税政策,因此对除了中国以外的75个国家给予90日的关税暂缓期。并且在此期间,美国政府同意统一降低各国的点对点关税税额至10%。4月10日,白宫指出,由于特朗普先前曾下令就中国违法走私鸦片类药物芬太尼进入美国的争议向中方课征20%关税,故美国政府对中国征收的关税累计总额已达145%。4月11日,中国财政部宣布将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并不再理会美方的关税数字游戏

二、贸易战下中国经济惨况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的政策于本周正式生效,引发中国对美出口链条剧烈震荡。根据《财新》等多方消息,自政策落地以来,大量中美航线的货轮与货运航班被取消,出口商纷纷暂停发货,上海港的出口繁忙景象在短短数日内戛然而止。民间的负面情绪在网络蔓延,甚至有人转发“如何吃草”的方法。

特朗普政府本周多次宣布对中国货品加征关税,使得美中两国贸易战不断升温。浙江、广东两大外贸大省的出口工厂陷于停顿,仓库积压大量原计划出口的货物。据财新网报道,4月10日,上海洋山和外高桥两大港区几乎已看不到前往美国的货轮。就在几天前,这些码头仍然装卸繁忙,许多集装箱船从美方火速赶来,力争在新关税实施前完成装运。据现场中远海控工作人员称,未能赶上最后一班船期的集装箱目前堆积在堆场中,不少货主正在办理退关手续。

正在上海的广东出口商人钱先生本周五(11日)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他在上海的亲眼所见:“昨天,我的一个朋友带我到饭店吃饭,这是大上海,非常繁华的一条街上,饭店服务员有十多个人,但是吃饭的只有我和朋友两个人,我问朋友为何?他说以往这个饭店楼上楼下高朋满座,而昨天楼上是关闭的,楼下就我们两个人。”
上海、深圳港口赴美航运停顿

钱先生还说,他所熟悉的广东盐田港也出现与上海港口类似的情景,集装箱堆积如山,出海的集装箱货船非常少。正在上海出差的钱先生感叹道:“上海从1843年发展到1949年,一百多年的上海在经历抗战和国共内战都没有影响发展,唯独1949年之后,上海经济咽喉被掐死。但是现在,整个中国都面临制度问题,所以何去何从是当前最大的问题,再加上贸易战,现在已经无路可走。”

未来一个月,中美之间的海运航次将出现大幅削减。据华泰期货统计,第16至19周(4月14日至5月11日)期间,中国至美国西海岸和东海岸合计将取消26个航次,集装箱运力削减近40%。到第19周,中美航线的运力将下降至23万个标准箱(TEU),较第15周减少了14.6万个TEU。

空运市场同样遭受重创。据财新网援引华南一名货运代理透露,下周空运至美的一般贸易货量将锐减九成,主要航司已经大幅削减货运航班。由于突如其来的高额关税,出口商与客户需重新谈判成本分担,这导致许多货物被迫暂停出运。

三、贸易战中国可能成为最大输家

据媒体采访专家史鹤凌。

中美之间的这种贸易摩擦,实际上会使得中国与东盟地区签署的区域合作伙伴关系更加难以维持。因为当时中国和东盟签署这个区域合作贸易伙伴的时候,是希望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尽量地减轻关税。但是这项协议签署之后,两个非常重要的趋势转变令我对这个区域合作伙伴关系能不能维持产生了很大的疑问。第一个趋势是,中国和美国自2018年贸易战开打以后,中国有一部分产能、一部分产品就开始向东盟国家出口,这些国家实际上是感觉到了中国进口产品对他们本国经济的压力,特别是电动车。所以东盟国家内部,尽管他们跟中国签署了区域合作伙伴关系协定,但是在东盟国家内部已经有完全不一样的声音,有些成员希望用关税的方法来阻止中国的电动车更多地进入东盟市场。据我所知,马来西亚就很可能会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增加非常高的关税。所以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尽管存在,但是实际上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不像原来那么密切。

第二个已经发生的事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后,中国实际上是借道东盟国家,然后出口到美国。也就是先把一部分的产品或者是半成品运到某个东盟国家,在当地进行简单加工以后,再运到美国。这种方法可以避开美国对直接从中国进口的产品所征收的关税。这种方法在当时让一些东盟的国家得到了一定的好处,对东盟国家来说,这种方法有点像转口贸易的性质。但是,如今的形势与那时的性质完全不一样。因为特朗普的经济团队完全意识到,中国在借道东盟一些国家,转向出口美国。所以美国对一些东盟国家征收的关税就特别重,实际上是在警告这些国家:如果继续让中国借道你们国家来规避关税的话,我就对你征收更高的关税。所以现在一些东盟国家开始向美国抱怨,意思是:我们以后不跟中国合作,你也不要收我这么高的关税。目前反应最大的国家有越南,有马来西亚等。越南甚至向美国提出:如果我能成功阻止中国的产品借道越南,越南可以与美国商谈一个零关税的合作关系……。所以,我个人觉得,特朗普政府这次的对等关税措施使得RCEP这个区域合作伙伴关系的有效性、它的可持续性都打了很大的问号。

中企出海消耗过剩产能?路被堵死

法广:也就是说,虽然特朗普的加税措施指向东盟,指向亚洲地区,尤其是针对越南的加征关税达到46%,但它真正目的是想阻碍中国借道出口美国……
史鹤凌:这一次对等关税措施的主要对象就是中国。
法广:很多中国企业到这些亚洲国家建厂、发展。因此也在这些国家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这对于中国国内的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
史鹤凌:这些企业原来是准备借道这些国家,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盟市场。但是这条路现在不通了。中国有很多企业在越南,在柬埔寨,在菲律宾建厂,就是希望能以比较低的关税进入美国市场。但现在这条路被堵死了,就意味着许多中国的厂家在这些东盟国家以及亚洲周边国家的投资变得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这也是会对中国本土经济造成比较大的伤害的一个环节。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很多过剩的产能原来是希望以出海的方法,来加以消耗。这条路一旦行不通,这些中国的过剩产能既不能够生产产品,国内的消费又不能够吸收所有这些产能,这就使得原来的许多投资变得没有意义,没有经济价值。这对整个中国经济实际上是雪上加霜。所以,我一直在说,这招对中国的经济的损害非常非常大。

四、中国在关税上反击的原因

据史鹤凌分析:中国的政治体制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要反击,否则中国领导人的面子要往哪里放?!所以中国现在成为国际上第一个提出要对等反击的国家,而且我估计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唯一一个要提出对等反击的国家。最终必然是美国和其他的国家,包括中国周边的那些国家,达成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结果,但是中美之间可能会上演一场硬碰硬的贸易战。这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因为这是全球第一大跟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硬碰硬的。这个碰撞对整个国际经济的损害非常大。我非常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但现在看起来,至少在可见的未来,很可能这场贸易战会以比较惨烈的方式进行下去。

五、中国网友对贸易战争的评议

民间情绪低落网民分享“怎么吃树皮”
经济压力之下,中国民间情绪愈发低落。“怎么吃树皮”的话题在网络走红,有网民详细分享“晒干、碾粉、过筛、蒸食”的方法,讽刺当前的生活困境。人们不再谈论未来,而是沉浸在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怀旧中,情绪弥漫着“过紧日子”的无力感。

对此,江苏网民洪先生对自由亚洲电台说,民间对社会的悲观情绪正在发酵:“悲观的人很悲观,他们包括八十多岁的老大爷和一些年轻人有这种情绪。大部分的老百姓只想着上班、过紧日子,他们并不在乎政治层面内在的逻辑。当然有人还会说以前的官员清廉,怀念过去,这是对执政党不满意所表现出的情绪。”

一位博主写道:“2025,难,但没想到会如此之难。”在外贸骤冷、消费疲软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山东青岛的张先生对本台说,目前各行各业都显现出经济萧条和民众的无奈情绪:“所有做外贸生意的,目前都不好做,广东、浙江受关税战的影响最大,科技和经济领域都停滞了。浙江主要以轻工产品比如小商品销往欧美国家为多,我们山东从事重工业如机床等,产品输往非洲穷国。那些发达国家不买我们的机床,那边(外国经济)‘玩’不好,大不了(总统)被弹劾,这边‘玩’不好就崩盘了。”

网络微信留言:
华哥精壮的汉子四川:老百姓????实惠才是最大的尊严
鲁美文化.亚信装饰山东:善待自己的人民,才是王道!
李新民6995江苏:如诚信兑现世贸协议上的承诺是老百姓的福气
苦乐环疆骑行云南:拥抱文明才是王道.
布拉德.皮特浙江:谈判是最好的出路,携手走向文明,互惠互利。更有利于两国人民。双山岛5870福建:应该与人民利益为重是最大的尊严!
黄山石402:善待人民才是正道!
shaoye9356:大力开拓扶助就业市场,推行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养老,还福于民,实实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收入,让人民有能力消费,整个供需市场就能进入良性循环,社会资金就能流动起来,社会经济就会活动起来,当人们都没有了后顾之忧,舍得消费的话,14亿人口的大国的消费市场要比2.4亿人口的美国消费市场大不知多少倍!
徐华波:提高老百姓的就业与收入,让普罗大众对未来充满信心,才是提高消费能力的根本原因!
摩卡7797:全民教育医疗免费,让国人有安全感,敢生孩子,敢旅游,敢把存款拿出来消费。[合十][合十][合十]
丁丁:必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彻底消除民众对医疗、教育、养老的担忧,高质量的产品平价供给老百姓,大幅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才是王道/

推特留言:
@desmondwong664:韭菜感谢觉,感谢主席,肚子就飽了
@chiwacheng-j8e:觀音土炒樹皮
@支那老祖宗:沒事兒,人民公社馬上建成
@許桂峰:一定要削皮,這樣才好消化
@hancathsu9847:應該是要煮過再吃
@tulgaatulgaa7427:疫情三年都过去了这还叫个事了
@gbruce6157:中國人不吃這一套,他們只吃草和土
@user-wf5te9wb6r:有沒有大廚,要出版煮土炒草的食譜,在中國應該大賣!
@Kevin-ss3yw:奉“賠”到底,總是要有“代價”。
@jackychou2218:韭菜互吃比較好吃,吃草太難了
@chanhk8500:生意是双赢的,偏偏有人要单赢,让步就是认输。要自己打到底==就是让自己死到底
@偉泓陳中國大打大贏!不能出口,就內循環。又贏!沒錢?有數字貨幣!贏!沒飯吃?有大食堂!贏!沒東西?有供銷社!贏!算起來,中國贏麻了!贏瘋了!@EAT551眾多中國人為雙方提高關稅興奮慶祝。
@user-ss5ch6en7s:終國不是生產很多蛋嗎?那吃蛋就好了,何必吃草呢?蛋是終國的驕傲不是嗎?每次都拿來笑台灣!
@jameschouzin:韭菜人礦沒事的,人民公社2.0、供銷社、公營食堂,重返1950年代的日子不遠了。
@陳敏政-t7d:阿陸吃土,又不是沒吃過!
@做夢-64:有人向慶豐帝報告老百姓無食物吃他反問:「何不食肉糜?」(為何不吃肉粥?)。此後,「何不食肉糜」被用於諷刺執政者不了解底層人民
@MrYehchunhuan:中國貨倒進歐盟東南亞
@chiwacheng-j8e:未來三年餓死一億五千萬人
@Frank-b2b5d:樹皮5斤+辣椒1斤+狗屎20顆+人尿100cc+檸檬50cc+醬油50cc+爆炒1分鐘=人間美食……這是獨家秘方,看到此秘方的人,千萬別四處宣揚.

六、中美当今贸易战直接起因

川普认为,正因为经济全球化造成了美国经济走向衰弱,他把这个责任归咎于中国。因此提出“美国优先”口号,带有强烈的反中色彩。在川普观念中,国际贸易就是做生意,不能只有你赚钱,应该是有钱大家一起赚。这才是公平的贸易。中国每年从美国赚取大量的贸易顺差。中国赚钱了,美国却一直是处于贸易逆差,一直在亏钱。这是川普无法忍受的现实,也是川普一直坚持要改变的现状,让美国再一次伟大的重要理念。

当然,中国并不认同这个说法。中国认为,中国廉价商品输入美国市场,美国人民享受低价生活成本,才使得美国长期以来保持著高生活品质。中美贸易战一定是“伤敌一千,自伤八百”,对美国弊大于利。于是坚决对等增加关税反击。

七、中国若实行“三零”是二次入世

与中共集团对等反击增加关税不同观点。

前重庆市长黄奇帆认为:当今全球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货物贸易中成品贸易比重大幅下降,中间品比重上升至70%,服务贸易的比重也从5%上升到30%。
在此背景下,各国产业的竞争的已不仅是核心技术与资本的竞争,更聚焦于产业链的控制能力。谁能形成产业链的集群、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纽带,谁能将上千个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组织在一起,谁就是世界制造业的龙头。
而”三零”原则,即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对于在新的竞争格局中获得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中国实施零关税,在制造业、农业、能源矿产、消费品等领域均利大于弊;
实施零壁垒,将极大改善中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
实施零补贴,将补贴用在”刀口”上,有利于结构调整,倒逼国企改革,减少贸易摩擦与权力寻租行为。
中国如能做好”三零”,等于第二次”入世”。

“三零”原则: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
首先是零关税:
WTO要推动全球自由贸易,降低各国的关税。关税越低,越代表了一种贸易的自由化。中国的加权关税,去年已经降到了7.5%。而整个世界的贸易关税已降到了5%以内,美国现在是2.5%。
但低关税在如今的世界贸易变化格局中也不再适应。如果一个产品,中间的环节要经过各个国家的海关和国界;外加铁路运输以及航空运输的费用叠加,这些都变成了关税的一个基数。
所以只有零关税才能适应几十个国家,几百个企业共同制造一个产品。而这个产品又从最终的生产企业卖到世界各地,零关税在此过程中是最合理的。

其次是零壁垒:
一个产业链涉及上百个企业,几十个国家。如果营商环境不同,跨国公司的资源配置和布局就会很麻烦。所以必须建立一个大体一致的营商环境,数十个国家之间才能协同生产一个产品,即营商环境要国际化,公平公正公开化。此外,营商环境不仅是零部件加工厂,产业链上的物流企业、航空运输、仓储服务等都会受到影响。

最后是零补贴:
所谓零补贴,就是一个国家,为了争夺产业链,为了争夺企业来落户,有意给这些企业一定的税务补助。但这个补助会使得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国的布点发生扭曲。
“三零”原则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的。对一般制造业来说,”三零”相当于国门打开,关税壁垒消除。各国互相约束,谁不符合标准,都可以互相抗议,互相监督。
“三零”是一种逻辑连接,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到跨国公司以三链为控制特征的运营方式的变化,再到各个国家贸易规则趋向于三零原则。

中国做好”三零”,等于第二次入世
美国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三零”

到5%以内,到2015年,把关税降到零。
实际上,到2010年的时候,WTO中的主要国家关税都降到了5%以下,但近七八年世界贸易的”三零”走向,并没有达成美国的期望。到2017、2018年仍和2010年的关税水平持平。
在WTO中,讨论关税为零很难通过。因为零关税对发达国家有利,产业链的裨益跟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无关,而WTO有一票否决权,所以很难达成。由此,五六个国家形成一个贸易体的讨论就不断增加。
FTA(自由贸易协定)是全球化发展中,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特征,它并非是逆全球化,而是全球化发展到更高级阶段后的必然趋势。如果在此过程中,中国没有介入到自贸体圈子中,那就等于进入了WTO,却又在FTA的范围里出圈了。
所以,以”三零”为原则纳入国际贸易体系,非常重要。中国如果在这方面做出成果,相当于第二次”入世”,会对整个中国在2035年成为世界的现代化大国、2050年成为全球强国,奠定十分重要的作用。

八、中国实行“三零”化解贸易战的出路

中国实施零关税,利大于弊
通常认为,零关税就是国门大开,外国货冲击进来,中国的农业、工业、服务业都会萎缩。
首先来看入世情况,当年要进入WTO之时,早进好还是晚进好的讨论不绝于耳。而事实证明,进入WTO后,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基本都没有受到太大冲击。
反过来,中国却出现了世界级的金融企业。2000年的时候,在世界金融体系的top20中,中国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而现在top10的银行里中国占据五席。
那么如果关税归零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一)制造业
第一,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一。中国货物贸易进口的中间品占进口关税的60%以上,所以对中间品实行零关税,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由于零关税,生产成本的下降,必然会扩大企业进口中间品的采购空间,提升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掌控能力和全球化运营能力。当中国制造业实施零关税之时,对于在中国形成总部、中枢以及集团的龙头等各方面会有提升作用。
第三,关税下降趋零的过程,有利于倒逼中国制造业提升自主品牌,自主创新,更主动的参与国际竞争。
所以,关税下降将促进中国的生产力结构的提升,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降低工商企业的成本,利大于弊。
(二)农业
首先,中国地少人多。
第二,中国的淡水资源是全球淡水资源的6%,土地和水要完全自给自足非常困难,所以充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十分重要。
第三,降低农产品关税有利于提高中国农产品市场供给质量,满足老百姓的基本需求;而巨大的农产品消费需求也有利于在于欧美国家在减让关税的谈判中取得优势地位。
所以,零关税对中国农业总体上起到了调剂补充作用,利大于弊。
(三)能源、矿产
我国既是能源、矿产的消费大国也是进口大国。中国的能源、原材料本就在大量的进口,而零关税的实施有利于降低我国能源和矿产的消费成本和资源约束,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更平衡更协调。
(四)消费品
国内消费者是降低关税的最大受益者。所以零关税将带动国内消费,刺激商店零售,同时平衡进出口的顺差。
综上所看,零关税好处多多,此外还能降低国际贸易摩擦,利大于弊。
零壁垒,中国企业走出去更方便
零壁垒,即营商环境的国际化,中国企业走出去将会更方便。具体分析,包含以下八点:
第一,准入前国民待遇,即同等国民待遇。
第二,负面清单管理。企业必须要有负面清单,实施”法无禁止都可为”,企业的自由度也会相应的增加。
第三,尊重知识产权。
第四,遵守有公平的规范的合理的劳动保障制度。
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套制度。
第六,竞争中性。例如在招投标时,政府采购时,市场配置资源时,银行贷款提供资金时,不同的所有制企业是同等国民待遇,不能有主客观上的差异。
第七,政府开放市场。例如以前,允许外资企业建立合资企业,但股权比例不能超过25%,银行的股权比例不能超过50%,汽车的外资企业比例不能超过50%等。而现在则可以达到70%、80%,乃至独资,这就是开放了一些领域。
第八,允许开设银行。
另外,就是要开放一些原来比较不开放的禁区。这次人代会通过了《外商投资法》,表明教育、卫生、文化、金融、服务贸易等要更近一步开放。
零补贴,补贴要补在”刀口”上
第一,零补贴可以使得国家财政节约开支,少补贴,这是一个宏观上的好处。
第二,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补贴会扭曲市场充分竞争,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难度。
第三,少搞这种补贴,可以倒逼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创新,自身更加健康。
第四,推进零补贴措施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
第五,有利于减少权力寻租行为。
所以,补贴一定要补到”刀口”上。
“三零”不等于全部归零,要有阶段性和趋势性
当前,国家在采取措施,通过贸易谈判,使得中国跟世界贸易体系形成一个开放、互利、普惠、包容,而且是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好两点:
第一,”三零”不等于全部归零。例如”三零”中的关税方面,不是百分之百的商品全部变成零关税,而是要有一个阶段性和趋势性。
比如在日本和欧洲的贸易谈判中,日本对欧洲的货物,有86%的品种实施零关税,但还有14%的品种,用15年时间,逐步归零。也就是说要有一个阶段性、趋势性。

第二,自由贸易试验区要为以”三零”原则为基础的FTA谈判探索经验。要利用”三零”原则中的阶段性、趋势性和某种灵活性,变成国家和国家之间相互谈判、较量的一种筹码。
此外,”三零”的确是要试验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出的任务就是要对全球FTA贸易协定中的”三零”原则进行先行试验,就是要去营造在零壁垒中所提到的那8种投资环境。

详情请参看:

1、中美贸易战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美贸易战

2、天塌了!川普145%關稅讓中國外貿出口崩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cNtl1tQSE

3、北京希望靠国内消费打赢贸易战,但现实并不乐观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50411/china-trump-tariffs-consumers/

4、中国老百姓恐怕真的要准备“吃草”了
https://info.51.ca/articles/1369346

5、BBC:为什么北京拒向川普低头?原因很简单
https://news.creaders.net/china/2025/04/11/2855818.html

6、中美航线货运骤停中国出口商陷入困局民间情绪低落
https://is.gd/VfXGZu

7、贸易战再起,上海民众谈各自眼中的中美关系
https://rfi.my/BNij

8、中共升级关税战分析师:中美贸易实质中断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4/11/n14480463.htm

9、黄奇帆:中国如果实施“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等于第二次“入世”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baitai/20250409/2178553.html

10、“天塌不下来”:中国试图淡化贸易战对经济的影响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50408/china-trade-war-tariffs/

11、澳洲学者史鹤凌:中国很可能是这次贸易战最大输家
https://rfi.my/BZiA

12、为什么北京在关税问题上不让步?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jdxzr591jjo/simp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