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星期五

荣氏家族“润出中国”的象征意义

2025年春节期间,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红色资本家”荣氏家族举家移民加拿大的新闻震撼了社交网络,讨论经久不息。在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之际,荣氏家族“润”出中国的余波再度发酵,不但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富人阶层对未来的抉择,也让中产阶级、平民对当前体制和未来政治越来越缺乏期望感。

荣氏家族“润”了的消息之所以引人关注,自然是因为这个家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影响力。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荣氏家族在清朝年间就已经闻名遐迩,民国时期同样名声远播,中共建政后被统战成为红色资本家的顶配,在中共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掌门人荣毅仁1993年至1998年出任国家副主席,成为中共“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员。这个世袭财阀有“中国洛克斐勒家族”之称,不管现在大陆的新兴富豪有多赫赫有名,但是在对中国、中共的影响力来说,完全难以望荣氏家族项背。

所以,荣氏家族集体出走才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心理都造成了震撼性的冲击。正如一个在网络上被广为传播的金句所一语道破的那样:“你可以怀疑富人的品德,但不能怀疑他们的眼光”,即使对中国当前富人个体的道德评价可能存在争议,他们在风险预判和战略布局上的判断往往经过深思熟虑。连荣家这样素以眼光著称的大佬都“润”了,那中国的现实得有多糟糕?未来得有多黯淡?每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

荣氏家族作为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背景的“红色资本家”,其财富积累与国家政治经济变迁密切相关。随着中共政治风向的变化,因为拥有更广泛的信息来源和更敏锐的政治感知能力,“润”了其实就是对习近平政权的深度疑虑和不信任、对中共未来走向出现大幅动荡乃至崩溃对可能性进行预防应对的避险策略。

富人“润出中国”的根本动因是党国体制与私人财产的天然矛盾。中共的“一切权力归党”极权主义体制下,所有权力都归属党控制,这就是习近平无数次高喊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国体制决定了资本的财富极端不安全,财富由始至终只不过是处于“党许可”状态,富人一旦与党、党国官僚的意志冲突,财产可以迅速被剥夺。而自习近平上台以来迄今种种举措,显示了中共对传统列宁主义的回归,私人财产在这个体制下根本得不到任何保障,更致命的是习近平打破中共改革开放后的潜规则连任党魁使政治上不确定性加剧,这放大了财产的不稳定状态,富人财产在此体制下的再分配压力陡增,使富人阶层对未来制度稳定性续悲观态度,认为习近平治下未来国内的环境将更加严苛和不可预测,现行政权的治理模式会因内外矛盾积累而走向崩溃是大几率发生的事情。

对富人而言,不公平的政策可以忍,政治上的不确定性才是致命毒药。他们现在觉得习近平搞的是“计划经济回潮”,不讲契约、不讲规则,只讲“忠诚”。在这个无法保障产权、不允许独立资本成长、强调政治忠诚的体制下,财富越多,越危险。富人本能地追求资本自由、安全与传承,但中共的体制特别是习近平治下的体制决定了这些诉求无法得到保障,甚至可能被视为“威胁”。因此无论是为了人身安全还是财富安全都迫使富人阶层寻求安全阀门,“润出中国”就是他们对国内高压政策、风险不断升级的理性反应。中共体制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稳定性使他们将财富和未来寄托在更加自由和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企图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自我安全、资产保全。

富人“润”的本质是资金出逃,通过各种灰色通道如“蚂蚁搬家”、境内外资金“对敲”、地下钱庄换汇等将资产转移出境,后果是造成投资持续萎缩,各行各业融资干涸,加速退出实业投资使就业岗位迅速减少,民众消费信心崩溃,“躺平”成为社会主流,社会失去上升动力,穷人怕花钱,富人懒花钱,整个经济系统陷入增长停滞、动力衰竭、风险堆积的“中等收入陷阱恶性版本”。这就极大地造成中共统治的结构性危机,整个国家失去增长驱动使党国税基缩水,治理能力迅速弱化。而当富人群体开始选择逃离中国,并将资产转移到海外时,普通民众也必然开始质疑中共的统治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政治和经济安全,社会不满情绪也会进一步激化,直接影响了中共政权的合法性。

荣氏家族集体“润”了是一起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里程碑事件。这起事件表明,“润出中国”在中国的富人群体中,已经不只是个选项,而是必然选择。它也不仅仅是个社会现象,而是对中共政权构成系统性风险的“体制挑战”。从资本出逃到人才外流,它正蚕食中共统治的经济基础与合法性支柱。

荣氏家族集体“润”了的里程碑象征意义还在于,当“体制参与者”也开始润,就说明:连他们都不信这艘船了。荣氏家族的“润”决策,不仅是中国富人群体普遍现象的缩影,也是中共政权面临的一系列内外部危机的集中体现。富人群体开始脱离这个系统,意味着中共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正遭遇空前的考验。富人群体的“润”潮,既是对中共体制不信任的反应,是对中共合法性的抽离,也是中国社会大变动的先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